作为中国针对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技术规范,GB/T 44026-2024填补了行业空白,为储能系统的设计、生产、检验和使用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,旨在提升储能系统的安全性、高效性和可靠性。
随着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,系统集成环节的参与者日益增多,但由于准入门槛较低,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,采用劣质器件或简化设计,导致设备性能不稳定、安全隐患频发。GB/T 44026-2024的发布,正是为了规范行业行为,提升产品质量,确保储能系统的全寿命周期性能。
该标准适用于额定功率不小于100kW且额定能量不小于200kWh的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,涵盖了系统的外观、尺寸、防护等级、设备及部件、功能与性能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等内容。
1、预制舱本体要求
尺寸:舱体外形允许偏差以6米长度为分界线,分别为±5mm和±10mm。
防护等级:舱体的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,防尘等级为5,防水等级为4。
保温与防火:舱壁传热系数不大于2.5W/(m·℃),保温材料燃烧性能需满足A级规定,支撑结构和围护结构材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。
2、舱内线缆要求
电池模块、汇流柜、BMS、配电箱等连接线缆需采用阻燃线缆,满足C类阻燃要求,通信线缆宜选用具备抗干扰能力的屏蔽线缆。
3、辅助系统要求
供电与热管理:UPS容量需满足BMS和通信类负荷不小于2小时的持续供电要求,液冷热管理系统需具备冷却液漏液监测功能。
通风与消防:通风系统采用防爆型风机,每分钟排风量不小于预制舱净容积。消防系统需配置感烟、感温、可燃气体探测器。
4、运输与贮存要求
运输时储能系统能量状态宜为额定能量的20%~50%,并配置冲击监测标签与防倾倒监测标签。贮存超过6个月时,需进行一次充放电维护。
5、型式试验要求
试验内容包括防护等级、通信、信息采集、机械性能、充放电性能、过载能力、绝缘电阻、热失控扩散、电磁兼容等试验。热失控试验需保证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,不应起火、爆炸或触发其他电池模块热失控。
GB/T44026 - 2024的发布,标志着我国储能技术标准化进程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这一标准的实施,将有力推动储能集成设备的规范化,提升储能项目的安全性和效率。同时,也将促进储能行业的健康发展,为构建绿色、低碳、可持续的能源体系贡献力量。